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不一。先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试回答:
(1)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_h。实验开始时细胞核中被标记的物质是 ,图中 期(用图中字母表示)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
(2)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原因 ;
被标记的细胞数目减少的原因是 。
(3)图乙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 (用图中字母表示)期的前段,
细胞内含有 个染色体组。
(4)皮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
某自然保护区沿草丛沼泽至森林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5种湿地不同层次的年有机碳储量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试回答:
有机碳储量 / kg·m-2 |
沼泽类型 |
|||||
草丛沼泽 |
灌丛沼泽 |
毛赤杨沼泽 |
白桦沼泽 |
落叶松沼泽 |
||
湿地 结构层次 |
乔木层 |
0 |
0 |
3.30 |
7.79 |
6.87 |
灌木层 |
0 |
1.27 |
0.11 |
0. 08 |
0.24 |
|
草本层 |
0.33 |
0.14 |
0.05 |
0.03 |
0.03 |
|
凋落物层 |
0.15 |
0.18 |
0.34 |
0.43 |
0.35 |
|
土壤 |
38.28 |
33.06 |
29.03 |
19.21 |
23.73 |
|
地下水位与地表的距离 |
![]() |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种类具有显著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影响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经连续几年测定发现,白桦沼泽有机碳的含量逐年上升,这是群落_______的结果。若要调查森林区某啮齿类动物的数量,应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灌丛沼泽相比,毛赤杨沼泽的灌木层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动植物的残骸量和___________。
(4)下图是落叶松沼泽中碳元素的部分流动过程,请将与落叶松有关的碳元素流动过程图补充完整,并在箭头上标明碳元素的流动形式。
Ⅰ.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基本步骤如下:配制培养基~倒平板~X~培养~观察。请回答:
(1)幽门螺杆菌培养的特殊条件是 。
(2)步骤X表示 。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 放在恒温培养箱中。
(3)可用于纯化培养Hp并计数的方法是 。
Ⅱ.下图是家庭常用的酿酒装置,该装置构思巧妙,使用方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发酵阶段,铁锅1的作用是与铁锅2和无底木桶共同形成 的环境。
(2)酒精发酵过程中,不会有大量酒水混合物流出,试说明原因 。
(3)待发酵产生大量酒精后,还要将米酒与酒糟分离,从分离原理看,该装置是一个 装置,铁锅1在该装置中起的作用是 。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他动物先后迁入。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1表示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人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 结构,抵抗力稳定性 。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 。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下降,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 。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 kg,至少需要草 kg.
(5)若该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适当放牧能 (填增大或减小)草对光能的利用率。
(6)弃耕地群落中物种数目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 _。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 。
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__ _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_ __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___ _染色体上。(填“常”“X”“Y”或“X和Y”)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4)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①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②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I.用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
I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
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IAA)的作用,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BR作为植物激素,与IAA共同____ ___植物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_____ 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_____ __。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________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_____ __,说明_______ __。
(3)IAA 可引起G酶基因表达,G酶可催化无色底物生成蓝色产物。科研人员将转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用含有无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分布于分生区和伸长区,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仅分布于_________,说明BR影响IAA的分布,推测BR能够促进IAA的___________。由于重力引起水平放置的幼苗主根中近地侧和远地侧IAA浓度不同,________侧细胞伸长较快,根向地生长。
(4)为验证上述推测,可进一步检测并比较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细胞中_________(填“IAA合成基因”或“IAA极性运输载体基因”)的表达量,若检测结果是野生型植株主根细胞中该基因表达量_____BR合成缺陷突变体,则支持上述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