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伯利克里说:“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它毋需公民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应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伯利克里这段话反映了()
A.雅典公民的政治才能普遍较低 |
B.集体主义是雅典民主的重要特色 |
C.民主发展程度与公民政治才能无关 |
D.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无法成为公民 |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A.王位世袭制 | B.宗法分封制 |
C.中央集权制 | D.郡县制 |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A.西汉时期 | B.魏晋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
钱穆在《历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此项制度指的是()
A.三公九卿制 | B.察举制 | C.三省六部制 | D.科举制 |
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门下省的职责之一是()
A.匡正皇帝的过失 | 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 |
C.替皇帝草拟政令 | 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