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干,大包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是安徽凤阳农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顺口溜。这种经济体制的优点是
A 发挥了农民的自主性 B 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制
C 标志着改革的开始 D 使农民在对外开放中得到实惠
(杭州地区2009届高三第1学期期中联考25题)培根指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中华悠久文明,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 |
下列材料中不能直接相互印证的是
A.“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行”与“昼观日,夜观星,晦观针” |
B.天水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与《天工开物》中的造纸工序示意图 |
C.雕版印刷术与《金刚经》卷子 |
D.“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李杜诗篇万口传”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绘制的世界地图使中国人第一次从地图中看到了整个世界。但是利玛窦把地图上第一条子午线的投影位置移动,把中国放在正中。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便于观察并了解客观的世界 |
B.避免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不满 |
C.在学术上不同意欧洲中心论 |
D.当时中国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
右图是2008年1月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列对司南以及实用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有①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②司南是利用人造磁石制成的③司南为以后中国发明实用指南针奠定了基础④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