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大清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

A.科教兴国 B.863计划 C.载人航天工程 D.两弹一星

《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以下选项不能说明材料内容的是( )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要求中华民族自求解放
C.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该论点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双百”方针 B.抵制“左”倾错误
C.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D.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