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记载的是中共建军史上最早的阅兵式情景,摄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初。这次阅兵是为了 ( )
A.纪念秋收起义成功 |
B.声讨日本制造八•一三事变 |
C.欢送工农红军长征 |
D.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
A.鸦片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
B.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 |
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
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曾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这才是保存中国固有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
A.戊戌变法时期 | B.义和团运动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五四运动时期 |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记载了下面一段文字,他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9世纪40~60年代 |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C.19世纪90年代中期 | D.20世纪初期至19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