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ACB为晨昏线,C为中点。图示范围仅阴影区为黑夜,其它地区为昼,据此回答下列各题C点此时地方时最晚( )
A.18:40 | B.22:20 |
C.9:00 | D.8:40 |
此时与北京同一天范围占全球( )
A.2/3 | B.7/12 |
C.11/12 | D.3/4 |
当天北极圈昼长( )
A.24小时 | B.最长达22小时40分 |
C.最短10小时40分 | D.最长达23小时20分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
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
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 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过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
B.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
C.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
D.到T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
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 D.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表示热带雨林气候类型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010年9月20日7时,第11号台风“凡亚比”正面登陆福建,致使福建省部分市县受灾严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凡亚比”成因的是()
台风中心的天气状况是()
A.狂风暴雨 | B.炎热干燥 |
C.阴雨连绵 | D.晴朗无云 |
读下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
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