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6月,日本陆军省与参谋本部拟成“解决满洲问题方案”,要求关东军首脑部在一年里避免卷入黑龙江省排日活动而产生的纠纷,万一发生纠纷时,只限于在局部范围内处理,不扩大其范围。但事实是3个月后出现了九一八事变并扩大化。九一八事变反映了
A.中国排日活动刺激九一八事变爆发 | B.日本军方不希望发生九一八事变 |
C.日本文官政治和军人政治的二元化 | D.日本要打破华盛顿体系 |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几个中文系学生看了这段话,对“那时”具体是指哪个时期意见不一,他们向一位历史系教授求教,得到的答案是指( )
A.戊戌变法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新文化运动前期 | D.国民大革命时期 |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
A.王韬 | B.康有为 | C.粱启超 | D.陈独秀 |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年~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学习中国近代史以后,画了一幅漫画(见下图),你认为该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是( )
A.鸦片战争前 | B.19世纪四十年代 |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D.19世纪九十年代 |
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下表中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项目是( )
项目著作 体裁 作者 特点 评价
《诗经》 诗歌 屈原 现实主义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红楼梦》 小说 曹雪芹 古典主义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人间喜剧》 戏剧 巴尔扎克浪漫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A.体裁 | B.作者 | C.特点 | D.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