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 | 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
| 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 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
| B.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
|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
| D.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 A.孟浩然 | B.杜甫 | C.李白 | D.王维 |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搜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具有这种特征的是()
| A.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 |
| B.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 |
| 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 |
| D.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应是()
| A.“清王朝自救运动” | B.“近代工业的起步” |
| C.“实业救国的浪潮” | D.“民族工业的春天” |
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教育近代化起步 |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
|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 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