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西方学者在研究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关系时,“国际事务中的每一个事件都被放在冷战的框架中,被理解为是增强了或是削弱了这场对峙中某一方的势力。”他们的认识( )
①把国家间的冲突置于优先与核心地位 ②从现实主义角度解释历史事件
③没有体现全球意识的成长 ④主要关注战争与和平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是:“一曰德能居位曰士;二曰辟土殖谷曰农;三曰巧心劳手人以成器物曰工;四曰通财鬻货曰商。”材料对“士、农、工、商”的划分依据是
A.社会地位 | B.知识水平 | C.道德品质 | D.职业分工 |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那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应是
A.己亥年 | B.庚子年 | C.辛丑年 | D.壬寅年 |
谭熙鸿主编的《十年来之中国经济》(1948)记录道,当时“建设国防经济,发达国营工矿事业的呼声,遍于全国上下”。这种“呼声”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需要 | B.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 C.解放战争的需要 | D.官僚资本的膨胀 |
1879年,旅日华侨卫省轩开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火柴厂——巧明火柴厂。下图为该厂生产的一枚火花。据此可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①该民族工业兴起于沿海地区②卫省轩有实业强国的愿望
③建该厂时新式交通工具在我国才运用不久④图中轮船的动力是内燃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所示企业,创立之时最有利的国内环境是()
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
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 |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
D.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