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2m,第3s内的位移是3m,第4s内的位移是4m.由此可知
A.此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B.开始计时时刻此物体的速度为零 |
C.此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增大 | D.此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
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连接一个小球,小球静止在N位置,P位置是弹簧原长处.现用力将物块竖直向下拉至Q处释放,物块能上升的最高处在P位置上方。设弹簧的形变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不计空气阻力,在物块上升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Q处,小球的加速度小于g |
B.从Q到N的过程,小球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
C.在N处,小球的速度最大 |
D.从N到P的过程,小球机械能守恒 |
如图所示,P是一个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不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的是
A.太阳光 |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 |
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两次a衰变和六次β衰变,关于它的原子核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减小8 | B.质子数减小2 |
C.质子数增加2 | D.核子数减小10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
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
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
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
发生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设
、
、
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一个中子的质量为m4,则反应过程释放的能量为
A.(m1—m2—m3)c2 |
B.(m1—m2—m3—m4)c2 |
C.(m1+ m4—m2—m3)c2 |
D.(m3+ m4—m1—m2)c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