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上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 图。分析该地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
(2)北京的气温年较差为31.2°C,华盛顿(38.8°N)的气温年较差为25.3°C,北京的年较差大于华盛顿的主要原因是北京 。
A.受海洋影响大 B.受暖流影响大
C.受地形因素影响大 D.受季风影响大
(3)图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流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其中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4)若在图示范围内自南向北沿大陆西海岸旅行,沿途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 、热带荒漠带、 、 。自然带的这种地域分布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甲城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 月 |
2 月 |
3 月 |
4月 |
5月 |
6 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甲城 |
106.4 |
95.1 |
105.8 |
85.3 |
75.6 |
53.2 |
26.8 |
80.8 |
98.6 |
153.0 |
110.5 |
81.1 |
(1)说明甲城降水时间分配的特点,分析其成因。
(2)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3)简述铁门水电站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有关问题。
资料1: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资料2:“一带一路”示意图。
(1)“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亚洲、 洲和 洲三大洲。
(2)“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上交通要道有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 海峡和亚非分界线 运河。
(3)“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源丰富,货运繁忙,其中从波斯湾地区运出的货物比重最大的是 ,这种货物从波斯湾地区运往东亚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运输。
(4)沿“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直至西欧,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先逐渐 (增加、减少),再逐渐 (增加、减少),形成这种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因素 | D.人为因素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某开发商看中了亚马孙热带雨林巨大的经济价值:这里的木材质量好,有不少珍贵的热带硬木,砍树卖钱一定大发,于是开发商向巴西政府申请成立林木采伐公司,以便大肆采伐热带雨林,但巴西政府拒绝了开发商的请求.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最大城市:A ,首都:B ,河流:a ,高原:b .
(2)澳大利亚古老的动植物种类繁多,还有很多特殊种类,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请任意列举两种: 、 .
(3)据材料一简单分析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 .
(4)从澳大利亚开往中国的货轮上装载的矿产最有可能是 矿.
(5)拉丁美洲通用西班牙语,但巴西的官方语言是 语.
(6)结合材料二分析,巴西政府拒绝开发商申请的理由是什么?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l南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2 201 5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且震不断。截至201 5年5月5日,地震至少造成7500多人死亡,14000多人受伤’且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雪崩。我国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等地震感明显,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
(1)据材料1判断,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该地区盛行 季风时为雨季。
(2)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南亚地区的是 。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3)西南季风对南亚地区的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西南季风也往往造成南亚地区的旱涝灾害。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4)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尼泊尔发生地震的原因:。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洋 B 洲 C 洋
D 洲 F 运河
(2)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洋。
(3)赤道横穿 洲和 洲的大陆。
(4)中国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以我国福建省泉州市为起点,经过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G 洋→红海→E 运河→经过地中海→到达欧洲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