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谷氨酸发酵的过程中,必须向发酵装置中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 |
| B.在谷氨酸发酵的过程中,添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氮源 |
| C.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所以在培养圆褐固氮菌时,不需要加有机碳源 |
| D.在微生物发酵的过程中,稳定期是产生大量次级代谢产物的时期 |
下列有关实验或研究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 |
| B.叶绿体色素提取,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
| C.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可看到内部有许多基粒 |
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让细胞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
|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
|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
|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原因是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
图1和图2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1和图2细胞中DNA分子数相同,但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不同 |
| B.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且图1细胞将进入图3所示DE时期 |
| C.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2细胞、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
| D.有丝分裂的末期可用图4中a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 |
量变化
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
|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
|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
|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分布变化→向光弯曲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
| 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 |
| C.基因表达时存在RNA分子间的碱基互补配对 |
| D.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