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密闭的透明钟罩内,如图所示。若干天后从各装置中的麦苗取得同样质量的叶片,脱绿后研磨得等量滤液,分别置于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同时在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此时三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是
A.甲蓝色、乙蓝色、丙蓝色 |
B.甲浅砖红色、乙浅砖红色、丙深砖红 |
C.甲砖红色、乙砖红色、丙砖红色 |
D.甲蓝色、乙较浅砖红色、丙深砖红色 |
如图表示是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可用来表示酶活性与pH的关系 |
B.图①可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横轴)与反应速率(纵轴)之间的关系 |
C.图②虚线中酶所处的催化反应温度比实线高 |
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
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 |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 |
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D.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
A.C3增多、C5减少,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上升 |
B.C3增多、C5增多,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上升 |
C.C3减少、C5增多,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下降 |
D.C3减少、C5减少,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下降 |
如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 |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
D.Z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 |
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太长 |
C.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D.用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