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
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则在氧气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
B.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2/5 |
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 mol氧气 |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1∶2 |
2009年夏末,台风“莫拉克”过后,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大面积干旱,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下列有关水的作用错误的是( )
A.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 |
B.在胰岛素(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产生 |
C.人体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 |
D.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增高,以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 |
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为黄化叶片 |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
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
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
某研究小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植株。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
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 |
B.Ⅱ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 |
C.Ⅲ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丙酮酸积累过多而变黑腐烂 |
D.从理论上讲,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