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之一,它仅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
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只有DNA连接酶 |
C.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不能用叶肉细胞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
狐狸的银灰色皮毛和红色皮毛是一对相对性状,A控制显性。现有四只狐狸,甲为雌性红色,乙为雄性红色,丙为雄性银灰色,丁为雌性红色,并有下列杂交结果:甲×乙→全为红色狐狸,乙×丁→红色、银灰色狐狸,则显性性状及四种狐狸的基因型依次是()
选项 |
显性性状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红色 |
AA |
AA |
aa |
Aa |
B |
银灰色 |
aa |
aa |
Aa |
aa |
C |
红色 |
Aa |
Aa |
aa |
AA |
D |
红色 |
AA |
Aa |
aa |
Aa |
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 )
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 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
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
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
A.①②④⑤⑥ | B.①③⑤⑥ |
C.①③④⑤ | D.①③④⑥ |
如图是白化病遗传系谱图,图中Ⅲ2与有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女孩的概率是( )
A.1/4 | B.1/3 |
C.1/8 | D.1/6 |
控制蛇皮颜色的遗传因子遵循遗传定律进行传递,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
甲实验:P:黑斑蛇×黄斑蛇 乙实验:F1黑斑蛇×F1黑斑蛇
↓ ↓
F1:黑斑蛇、黄斑蛇 F2:黑斑蛇、黄斑蛇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
B.黄斑是隐性性状 |
C.甲实验中,F1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
D.乙实验中,F2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
如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
A.1/9 | B.1/4 | C.1/36 | D.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