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 B.假设 | C.观察 | D.作出结论 |
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 | B.乙一定是硝酸钾溶液 |
C.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 D.丁只能是盐酸 |
能将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盐酸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石蕊溶液 | B.碳酸钠溶液 | C.硫酸铜溶液 | D.酚酞溶液 |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
B.用润湿的pH试纸测白醋的pH |
C.用水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 |
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主要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固体混合物 |
常温下,某气体无色、无味、无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在实验室里采用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制备该气体,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②和③ | B.①和③ | C.②和④ | D.②和⑤ |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