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 |
B.工业化处于发展阶段,以资源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
C.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 |
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活动 |
图2中ab为经线圈,cd为晨昏圈,M为纬线圈与晨昏圈的切点,读图,完成问题。图中M点的地方时可能为()
A.6时 D.9时
C.12时 D.18时当图中M点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我国东北冰雪开始消融,农民积极备耕 |
B.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
C.长江流域防汛形势严峻 |
D.哈尔滨冰灯闪烁,人们正欢度春节 |
该图是位于25°N附近的某小区域简图。6月9日北京时间12时40分,A城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且当日该城于B方向日出,C方向日落。回答问题。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由西南流向东北 | B.由东南流向西北 |
C.由西北流向东南 | D.由东北流向西南 |
针对该区域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
B.改良土壤,补充熟石灰,增施化肥 |
C.禁止陡坡开荒、乱砍滥伐现象 |
D.节约用水,合理排灌 |
该图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四季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D地位于()
A.南极点 | B.南极圈上 | C.南极圈内 | D.南极圈外 |
当AB两条线相交时,两地()
A.白昼等长 |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C.正午日影同向 | D.季节相同 |
AC两条线相交于P点,若AC两地纬度都增加5度,则P点位置会:()
A.左移 | B.右移 | C.上移 | D.下移 |
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图(单位:mm),回答问题。图示区域位于
A.非洲西海岸 | B.北美洲西海岸 |
C.南美洲西海岸 | D.欧洲西海岸 |
图中B处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
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 B.沿岸海域有暖流经过 |
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 | D.受低气压控制 |
读图,此时②点为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④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回答问题。图中③点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沙漠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C.热带草原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关于④所在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
B.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
C.矿产资源丰富,以锡和石油最著名 |
D.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