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③地某企业将从西亚进口一批原油,要设计合理的海上运输线路,需要运用哪种地理信息技术( )
A.RS | B.GIS |
C.GPS | D.数字地球 |
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正确说法是( )
A.③地工业区电子等新兴工业和轻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区 |
B.①地工业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海洋化学、高档轻纺等技术密集型工业 |
C.能源和矿产缺乏是影响③地工业区发展的因素 |
D.①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②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
洛伦兹曲线模型反映地理事项的分布均匀程度。本题用其反映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相互关系。图中各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结合下图完成小题。安徽省人口、GDP分布的状况是 ( )
A.人口集中度大于GDP集中度 |
B.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 |
C.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高度一致 |
D.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完全背离 |
图示安徽省人口与GDP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安徽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
②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
③安徽省经济核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
④安徽省地形差异大
⑤淮河横贯安徽北部,南北气候差异大
⑥安徽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产业比重不高
A.①②⑥ | B.③④⑤ | C.①③⑥ | D.①③⑤ |
图a为我国东南沿海的甲河流域示意图,图b反映的是甲河流域某年部分基本数据,读图完成小题对图有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河流域城市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
B.甲河流域城市体系较合理 |
C.甲河流域有结冰期 |
D.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
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表现在
A.东南部面积所占比例小,自然环境脆弱 |
B.东南部GDP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
C.西北部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高,人口密度大 |
D.西北部人口所占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小题。下列关于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B.甲所在的河段,解放以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 |
C.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较丰富 |
D.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
丁地沙漠化问题严重,铁路有容易受风沙覆盖的危险。丁地采取的措施可信的是 ( )
①种植温带落叶阔叶林,防风固沙
②用芦苇、稻草扎成方格状挡风墙,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③用芦苇、稻草扎成方格状沙障,截留水分,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进行固沙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①②③ |
“十一五”规划把“能源开发和资源有效利用”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据此回答小题。下列措施中对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目标有推动作用的是( )
A.提倡“以水定产”原则 | B.扩大再造林面积 |
C.利用中水灌溉绿地 | D.加快垃圾填埋厂建设 |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巨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具有比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尤以海南岛最为丰富 |
B.我国风能除东南沿海地区较为丰富外,实际储量有限 |
C.青藏高原南部因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热资源丰富 |
D.我国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应进一步扩大规模 |
读下面两个区域略图,回答小题。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夏季高温多雨 | B.城市化水平高 |
C.水资源丰富 | D.重化工业基地 |
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