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

A.山之北、水之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南、水之北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司马光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

A.政府中的贪官 B.拥护变法的人
C.反对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青苗法②免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A.个人文化知识丰富 B.喜欢读诗辞汉赋文章
C.精通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 D.重视汉族文化

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 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宣传自由平等 ④反对对外扩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达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所描
述的改革是(  )

A.楚国吴起改革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元忽必烈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