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符合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内容的是 ( )
| A.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关系 |
| B.双方均不谋求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
| C.海峡两岸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 D.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积极促成世界多极化 |
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
工人为大庆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而欢呼
| A.三大改造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 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 C.经济建设中“左”倾冒进的“大跃进”运动 |
| D.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下列对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
|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
| 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 |
| D.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
胡佛认为“经济不景气的问题决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坚持自由放任 | B.加强立法监控 |
| C.行政干预危机 | D.限制市场调节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读下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判断其最可能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结果( )。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 46.2% |
40.6% |
28.4% |
16.5% |
8.4% |
A.殖民争霸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