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由 | B.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
C.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
阅读下面我国1951-1957年相关数据的表格,该表格数据的变化揭示了()
A.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形势的变化 |
B.国防建设与工业化进程整体缓慢 |
C.国民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好转 |
D.国防与经济建设战略应适时调整 |
“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符合这一特征的文学流派的作品是()
政府往往透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5至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5至8年会有盈余的主要原因是()
A.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
B.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盈 |
C.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盈 |
D.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盈 |
长时期以来形成的一边倒的“伟人观”是要被否定的,有学者认为孙中山的政治思维具有许多的缺点,他的实际的政治操作性设计不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孙中山认为三权分立在当时是让人不放心的,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孙中山这种做法()
A.容易导致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
B.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维护共和 |
C.容易引发政体频繁变更社会动荡 |
D.因人设法实际上违背法律精神 |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当时法国()
A.宪法的不完善威胁了共和制度 |
B.希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
C.国民议会中资产阶级力量有限 |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共建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