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3月,受日本地震核物质泄漏的影响,我国碘盐受污染、碘盐能防核辐射的传言四起,一度造成部分地区出现公众抢购食盐和哄抬食盐价格的现象。回答下列各题。
针对公众抢盐现象,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迅速组织货源,保障市场供应;广为宣传,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和传言;依法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这些措施从政治生活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与公共服务            ②政府应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③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④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抢购食盐的民众中,绝大部分人是出于盲从,他们并不懂得碘盐不能防核辐射,也不知道我国加碘食盐90%以上是井矿盐而不是海盐。“盐未荒人心慌”折射出                   

A.大众传媒造成了公众盲从心理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C.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亟待提升 D.发展文化事业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下列说法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发展。这段话说明()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B.文化产业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决定因素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等词语3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这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成都市为积极推动成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深入实施文化服务提升、文化产业跨越、文化体制创新、文化人才开发等工程。这里的“文化”是指( )
①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③指高深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及过硬的本领
④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我国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中属于人民币汇率跌落的是()

A.100元人民币能够兑换更多的美元
B.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的827.30元到826元
C.100欧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的999元到1001元
D.人民币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