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和利比亚遭受多国部队军事打击等事件,导致全球石油价格大幅震荡。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核电站分布图。图中A为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地;图中B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011年3月11日因地震海啸导致泄漏;图中C为利比亚,3月19日开始遭受多国部队军事打击。
材料二 下图为2011年2—3月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材料三 利比亚是北非重要产油国,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还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资源。利比亚有2700多年的历史,有古罗马的斗技场遗址和其他朝代的古堡、宫苑、清真寺等名胜古迹,同时地中海沿岸是夏季游览和疗养胜地,多年来都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1)当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发生时,该地吹 风,污染空气首先飘往 洲;被日本福岛核泄漏污染的海水将首先流往 洲。
(2)世界核电站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3)3月11日至3月25日期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特点为: 。根据材料,分析其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 。
(4)根据材料三,试分析利比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共14分)
材料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是本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两大国之间的“领土政治不再占主导地位”,重新开放乃堆拉山口,使两个毗邻地区同时得到发展,必将成为一个带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发动机 ”
材料二甲乙丙三图
(1)印度半岛东北部和东西两侧沿海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试评价印度发展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不利的自然条件。(4分)
(2)交通是制约我国西南和印度东北发展的“瓶颈”,若通过乃堆拉山口修建连接丙图②③的铁路大通道,请分析其不利区位因素。(6分)
(3)将孟买打造成一个像中国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印度人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比分析两大城市共同的区位特征。
材料一哥本哈根1961年-199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气象站位置:北纬 55.6 度,东经 12.7 度,海拔 5 米)(共8分)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气温 (℃) |
0.1 |
-0.1 |
2.0 |
5.6 |
10.9 |
15.0 |
16.4 |
16.3 |
13.3 |
9.6 |
5.1 |
1.8 |
降水(mm) |
36 |
24 |
34 |
35 |
40 |
45 |
57 |
55 |
53 |
47 |
52 |
47 |
降水日数 |
17 |
13 |
14 |
13 |
13 |
11 |
13 |
13 |
14 |
14 |
17 |
16 |
材料二中国各省市区能源产销状况图
(1)根据材料一,判断哥本哈根适宜开发风能还是太阳能?并说明理由。
(2)读材料二,能源自给的省市区能源能够满足需求的共同原因主要是。(3)简要分析我国大力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图中M、N两省(区)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统计表。
省区(区) |
土地面积(km2) |
实有耕地面积(千公顷) |
水田(千公顷) |
旱地(千公顷) |
M |
176000 |
1840.0 |
768.4 |
1071.6 |
N |
167000 |
2308.4 |
1946.8 |
361.8 |
(1)分析①地气温年较差小于图中同纬度地区的原因。
(2)简述与N省比较,M省实有耕地面积和耕地结构的差异。 (2分)
(3)R省(区)人口密度由中部和北部向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减小,呈明显的“U”型分布,试分析中部、北部人口密度大的原因。(6分)
(4)图中R、N两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地,试简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共10分)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每空1分)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每空1分)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每空1分)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每空1分)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城市的住宅、商店、工厂的付租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0分
与市中心距离(公里) |
地租(元/平方米) |
||
A |
B |
C |
|
0 |
120 |
105 |
84 |
1 |
90 |
87 |
75 |
2 |
60 |
70 |
66 |
3 |
31 |
52 |
56 |
4 |
0 |
35 |
47 |
5 |
0 |
18 |
37 |
6 |
0 |
0 |
28 |
7 |
0 |
0 |
18 |
8 |
0 |
0 |
9 |
9 |
0 |
0 |
0 |
10 |
0 |
0 |
0 |
11 |
0 |
0 |
0 |
12 |
0 |
0 |
0 |
(1)根据上表数据,在图18中分别绘画出A、B、C地租曲线。
(2)据上图可知,该城市的住宅区的范围是______。(用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表示)
(3)A、B分别对应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___.B___.
(4)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___、___。
(5)据所学知识判断:工业区最好分布在盛行风的(上、下)风向处。城市的CBD不但是商业活动的中心而且还是______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