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下列各题。
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土层薄 | B.降水变率大 | C.坡度大 | D.植被覆盖率低 |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A.调节大气温度 | B.提高土壤肥力 | C.增大空气湿度 | D.增加日照时数 |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题下列各题。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
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地壳张裂作用 | B.地层沉陷作用 |
C.风力侵蚀作用 | D.流水溶蚀作用 |
下右图为“世界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面关于右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与实际相符的是
关于该板块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海水最深 |
B.乙处岩石形成年代最晚 |
C.丙处岩石圈厚度为全球最大 |
D.丁处地震多,火山活动少 |
自然环境中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下图中,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a处形成化石,b处形成右图所示地理景观,则
A.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生物圈 |
B.乙表示生物圈,丙表示大气圈 |
C.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岩石圈 |
D.乙表示岩石圈,丙表示生物圈 |
右图景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是
①气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
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
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读世界某地全年日出时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的经度是
A.40°E | B.90°E | C.150°W | D.155°W |
T日期过后
A.北京日落时刻推迟 |
B.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
C.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高 |
D.该地正午日影由朝南转为朝北 |
每年5月28日日落时,阳光洒满曼哈顿所有近东西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悬日”景象。(左图为曼哈顿街道示意图,右图拍摄于左图M地)。回答下列各题。5月28日傍晚,站在十字街口,若想看到悬在街道尽头的落日应面向
A.东北 | B.东南 | C.西北 | D.西南 |
下列时间到达曼哈顿的游客,有可能在日出时看到“曼哈顿悬日”的是
A.1月8日 | B.7月12日 |
C.10月10日 | D.12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