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
B.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
D.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改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 |
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氯、氯水、次氯酸都具有漂白性 |
B.红热的铜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雾;H2在Cl2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
D.氯气、氯水都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充分振荡后,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试管外壁发热 | B.溶液最后变为蓝色 |
C.溶液先变蓝最后退色 | D.有气泡冒出 |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它在自然界中不![]() |
B.钠可以把钛、锆、铌等金属从它们的氯化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
C.实验后剩余的钠不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发出黄色火焰 |
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推测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观察 | B.实![]() |
C.分类 | D.比较 |
下列各项中,主要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许多金属和合金具有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即具有超导性 |
B.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要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发电 |
C.天然的、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辐射会造成电磁污染 |
D.美国科学家利用分子组装技术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算盘”,该算盘的算珠由球形C60分子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