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下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
C.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
根据右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c、d、b四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递增,则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我国从南向北物种丰富度变化的趋势是b→d→c→a |
C.若a→c→d→b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M表示生物体的数量 |
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
某生物兴趣小组于晴朗夏季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每隔一段时间用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植物从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
B.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 |
C.FG段表明此时气孔关闭,关河作用减弱 |
D.影响BC段变缓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
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
B.图中共有4隔完整的突触 |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点位变化 |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
(多选)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
B.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就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 |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仅消灭到K/2的数量,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
(多选)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Ⅱ-7的基因型为DDXeY或者DdXeY
C.Ⅲ-13所含有的色盲基因来自Ⅰ-2和Ⅰ-3
D.Ⅱ-7和Ⅱ-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