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h所用的时间是t ,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的密度为(球体的体积公式为)( )
A.![]() |
B.![]() |
C.![]() |
D.![]() |
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平均分布在三个轨道面上的30颗轨道卫星组成,每个轨道平面上等间距部署10颗卫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现假设“伽利略”系统中每颗卫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一个轨道平面上某时刻10颗卫星所在位置分布如图所示.其中卫星1和卫星3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10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不为零
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B在外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沿斜面体表面向下运动.当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沿斜面体的表面向下时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同时撤去F1和F2,滑块B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
B.若只撤去F1,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 |
C.若只撤去F2,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 |
D.若只撤去F2,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不变 |
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v – t图象,则正确的叙述为()
A.甲、乙两物体在4s末相距最远 |
B.甲、乙两物体在5s末相遇 |
C.前4s内甲物体总在乙的前面 |
D.甲、乙两物体在2.5s末相距最远 |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 4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
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 |
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 为11. 11 eV |
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 60 eV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l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A.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
B.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
C.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 |
D.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负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