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在美国,政府关门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美国联邦政府从1977年到1996年间关门17次。2011年4月,美国国会共和党与民主党因政府预算案的意见分歧,又差点导致奥巴马政府关门。奥巴马说,政府关门可能给数以百万计美国人带来“极大影响”。
材料二:“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40页)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的哪些政治制度?
(2)对比材料一、二,谈谈如何保持“我们的优势”。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在世界GDP竞速赛上,中国无疑是超车高手——我们在2005年超过了英国,2008年超过了德国,2010年第二季度终于超过了日本,成为全世界GDP第二名。然而人均GDP 只相当于日本的1/10。
材料二:日本的经济竞争力远远高于中国。就物质产品而言,构成日本GDP的许多产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品牌,而我们的许多产品仅仅是低成本、低价格的低档制成品,其间的差距不是短期内可以弥补的。
 材料三:从中日两国GDP所付出的代价来看,日本是一个资源缺乏型国家,因此一直注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一直是世界上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按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来看,日本的效率是我们的4倍以上。日本也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国,所以特别关注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得相当好,我们的GDP却是靠严重的环境代价实现的,一些地方,本着“宁可毒死,不能穷死”的原则,引进并发展高污染行业。
问:鉴于日本的成功经验,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材料一:2010年9月2日,郑州市棚户区一名64岁退休矿工因买不起新房,4年前开始在自家院子下面挖地造房,日前已挖出一个50平方米的地下标间,初步实现了住人的构想。
材料二:据2010年9月6日河南都市频道调查,郑州中存在大量的空置房,比例为30%左右。空置房对房价的暴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家对空置房征收空置税,以打击炒房行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高一某班学生召开主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展示了本市的一系列调查数据:
[数据1]根据统计,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0年的37.9%,下降了19.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0年的43.7%,下降了24%。
(1)请你说说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2分)并简要说说下降的原因?
[数据2]改革开放32年来,中国金融业“飞入寻常百姓家”,与百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银行服务更“优”,证券服务更“多”,如今,股票或基金,都已成为百姓平常的投资理财方式。截至去年7月,股票投资者开户数近1.4亿户,基金投资账户超过1.8亿户。
(2)居民个人理财是个人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很多人都想使自己手中的钱能够不断地增加。居民“钱生钱”的途径主要有哪些?并为居民投资设计最佳方案?

某校组织高三(2)班的同学对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社区劳动力
现有劳动力
2032人
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
195人
下岗失业或曾下
岗失业405人
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
163人,约占41%
初级技工及无技术等级的人员
306人,约占76%
实现再就业281人
就业企业
个体和私营经济196人,集体企业65人,其他20人
就业领域
第二产业63人,第三产业218人

注: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拒绝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性工作岗位。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存在什么问题?
(2)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提供几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材料一: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材料二: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2岁的女童小悦悦过马路时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七分钟内从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不予施救。一时之间,国人的道德文化随着这十八个人的漠视在一片斥责和反思中陷入低谷,多数受访者(87.7%)痛感当前社会日趋冷漠。不少人留言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才是杀死小悦悦真正的凶手。
请运用所学过的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2)从《文化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各民族为什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让国人面对此类事情时不再冷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