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总数为137053万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图为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改善 B.十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D.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

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

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下降,人数下降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
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科目 地理   题型 双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为“某大洋海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甲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K、M、P为不同地层。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能反映甲地地层剖面的是()

若甲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a、b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河的水能比b河更丰富
B.与b河相比,a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C.b河下游西南岸冲刷严重
D.与a河相比,b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图11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
C.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

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分界线
C.400mm年降水量线
D.以水田为主农业和以旱地为主农业的分界线

下列选项,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C.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和商业网点的相关分析

“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