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1月16日,在福州的日本侨民数十人持械寻衅,与福州市民发生流血冲突,死伤8人,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史称“闽案”,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的学生集会声援“闽案”,指出:“国人欲图自救救国,除人人尽力不用日货外,别无他法”。会后举行示威游行,沿途极力劝说商人抵制日货。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抵制日货是反帝爱国运动的一种形式 | B.“闽案”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延续 |
C.“闽案”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相同 | D.“闽案”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 |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
B. |
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
C. |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
D. |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 | 城邦公民的平等 | B. | 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
C. | 共同的宗教信仰 | D. | 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
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A. | 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
B. | "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
C. | "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
D. |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 | 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
B. | 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
C. | 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
D. |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
"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 | 《南京条约》 | B. | 《天津条约》 |
C. | 《北京条约》 | D. | 《马关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