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A地的经度为 。(2分)
(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或 。(4分)
(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的那一段中,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范围( )(2分)
A.小于90° | B.大于90° | C.等于90° | D.等于180° |
(4)假设一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60°W,40°N)起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绕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浙江杭州某机场(30°N)降落,飞机飞行了 小时。(2分)
为了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下面设计了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探究学习过程,请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完成相关实验项目,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4cm×30cm的竹片2片(也可以用木片替代)
实验步骤:(1)两手握竹片两端加力,竹片产生变形。
(2)继续用力,先慢后快,竹片折断。
(3)竹片折断瞬间,两手虎口处有震感。
(4)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变形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变形过程比较相似。
实验结论: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在下面的方框内分别画出相对应的地质构造。
褶皱、断层和火山活动都可以形成高山,将下列世界名山与对应的地质构造相连。
A喜马拉雅山①断层
B泰山②火山
C富士山③褶皱分析说明背斜成谷的原因。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2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 月 |
11 月 |
12 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3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 月 |
11 月 |
12 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图17)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指出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
描述江苏省1996年至2009年二、三产业比重变化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南北运力日趋紧张、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蓄势崛起,渤海跨海大通道构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专家论证,渤海跨海通道可采用“南桥北隧”方式,简述这样设计的原因及跨海大桥修建的地理意义。
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说出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AB河段河流水文特征。
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2004年前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
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该岛屿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根据大气环流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人口规模最小的一地,并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