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工作时,该电池的总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1)蓄电池的负极是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蓄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蓄电池工作时,其中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辉铜矿(主成份为Cu2S)通适量的空气可冶炼金属铜,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D、E。G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辉铜矿(Cu2S)通适量的空气冶炼金属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其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E的浓溶液与Cu发生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利用电解可提纯粗,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电解质溶液是
(4)自然界中当胆矾矿与黄铁矿(FeS2二硫化亚铁)相遇时会缓慢发生下列反应产生辉铜矿。对反应:14CuSO4+ 5FeS2 +12H2O==7Cu2S+5FeSO4+12H2SO4
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的结构简式为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填“是”或者“不是”);
(3)在下图中,D1、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E2互为同分异构体。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的化学名称为;E2的结构简式是
④、⑥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Z单质和水,X与Y、W可分别形成YX3和XW型共价化合物,YX3极易溶于水.
(1) 化合物YX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
(2)XW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
(3)XW与YX3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水溶液的pH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元素氢化物的沸点比H2O________(填“低”或“高”).Z元素的氢化物有毒,写出用CuSO4溶液吸收Z元素氢化物的离子方程式__.
(5)已知X单质和Y单质反应生成YX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ΔH<0.将X、Y的两种单质以等物质的量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达到化学平衡时,任何一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过程中,Y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X、Y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e.到达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YX3的体积分数增大

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该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
(3)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
(4)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沸点高低顺序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固体NaCl细粒干燥后,准确称取mg 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
(2)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至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V cm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1)中A仪器最好使用____________(填序号)。

A.量简 B.烧杯 C.容量瓶 D.试管

②步骤(2)中用酸式滴定管还是用碱式滴定管________.
③能否用水代替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