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 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
| B.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
| C.用饱和Na2CO3溶液可将BaSO4转化为BaCO3,说明BaCO3比BaSO4更难溶 |
| D.某溶液用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SO |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Na+>Mg2+>Al3+>F— |
| B.热稳定性:HCl>H2S>PH3 |
| C.酸性强弱:Al(OH)3<H2SiO3<H2CO3<H3PO4 |
| D.熔点:SiO2>NaCl>Na>CO2 |
4NH3(g)+5O2(g)
4NO(g)+6H2O(g)在10 L密闭容器中进行,10s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0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υ(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υ(NH3)=0.0060 mol/(L·s) |
| B.υ(NO)=0.0040 mol/(L·s) |
| C.υ(O2)=0.0060 mol/(L·s) |
| D.υ(H2O)=0.036 mol/(L·min)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 元素代号 |
L |
M |
X |
R |
T |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89 |
0.074 |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2 |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T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B.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强碱性
C.X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XO3
D.离子半径大小:r(M3+)> r(T2-)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
| B.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
| C.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它属于化学键 |
| D.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生成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 |
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
|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
|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
|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