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水中的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
B.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
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二氧化碳少 |
D.足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反应两者产生二氧化碳一样多 |
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和气体Y在通常条件下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X |
Y |
Z |
|
A |
Cl2 |
SO2 |
Ba(NO3)2 |
B |
H2S |
O2 |
CuSO4 |
C |
NH3 |
CO2 |
Ba Cl2 |
D |
CO[ |
O2 |
Ca(OH)2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2Na + Cu2+ = 2Na+ + Cu↓ |
B.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中加入溶液: Ba2+ + 2OH- +H+ SO42-+ NH4+ = BaSO4↓+ NH3↑+ H2O |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Fe2+ + H+ + H2O2 = Fe3++ H2O |
D.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 2H++SO32-= H2O+SO2↑ |
在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八种离子:氢离子,铵根离子,铁离子,钡离子,铝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硫离子,在验证方案设计时初步分析其溶液中最多可含离子(只从这8种离子中选择)有
A.4种 | B.5种 | C.6种 | D.7种 |
下列除杂质方法(括号内为杂质)中,所用试剂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固体Na2CO3(NaHCO3):加热 | B.NO(NO2):通入装水的洗气瓶 |
C.NH3(H2O):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D.Fe2O3(Al2O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过滤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
证明溶液中含SO42-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
证明该溶液中存在CO32- |
D |
向0.1mol/LFe 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 |
证明Fe2+具有氧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