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球通史》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罗曼洛夫王朝的战争政策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
B.列宁在四月份提出韵口号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C.战争造成的紧张是爆发第二次革命的关键因素
D.半年后的第二次革命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 “火车的发明”“工场退位,工厂上位” “大清帝国的衰落”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小标题。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B.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D.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美国加州大学彭慕兰教授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挖煤)”和“向外”。这里的“向外”应该是指英国()

A.发动鸦片战争 B.颁布《航海条例》
C.海外殖民地不断增多 D.大力发展海军力量

美国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想要组建像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大型贸易公司……是不可能的”。他这样说的依据主要是()

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 B.中国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D.地域性商人群体反对建立贸易公司

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两者都()

A.取决于其经济基础 B.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C.推行重商主义 D.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指导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