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图是12月22日南半球某地旗杆影子轨迹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时刻的影长,b、d影长为一天中的最大值,a与b、a与d两线间的夹角都是112°30′,a与c之间的夹角为45°,虚曲线为杆影端点的轨迹,该旗帜一年四季总是随风飘向东南。右下图是12月22日旗杆影长和该日太阳高度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当旗杆的影子位于c处,当地的地方时为
A.3 | B.9 | C.15 | D.21 |
若此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l时10分,该地可能位于
A.南非南部地区 | B.塔斯马尼亚岛 | C.新西兰南岛 | D.潘帕斯草原 |
根据右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曲线表示一日内杆影长度的变化 | B.②曲线表示一日内太阳高度的变化 |
C.③点杆影方向指向东北 | D.④点时刻附近的杆影特别长 |
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温(受地形影响)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根据气温分布推测图示地形区的大致走向是( )
A.东西方向 |
B.南北方向 |
C.东北—西南方向 |
D.西北—东南方向 |
图示区域拟建一乡村聚落,下列四地中最适合的选址是(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小题。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
B.昼夜长短 |
C.海陆位置 |
D.天气状况 |
下图是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正确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30年前电影《星球大战》 中首次描绘了一个有两次日出的世界(如图所示),如今这一想象被证明是现实。2011年9 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用开普勒探测器发现,距地球200光年的地方有颗行星在绕两颗恒 星旋转,它和《星球大战》中虚构的星球十分相似,天文学家把它命名为“开普勒—16b”。这颗行星的体积、密度与土星非常相近,极有可能也是气体巨行星,中心由冰块和岩石组成,与绕转的两颗恒星几乎同处于一个平面。两颗恒星之间距离很近,比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更近。据此回答小题。下列现象,有可能在该双日行星上出现的是( )
①全球白昼无夜 ②白天立物双影 ③双日此升彼落 ④某天一次日落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该行星下列特征中,不利于其存在生命的是( )
A.体积、密度与土星非常相近 |
B.同时接受两颗恒星照射 |
C.绕转的两颗恒星之间距离很近 |
D.与绕转的两颗恒星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