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农杆菌是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常用的中间媒介。它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如右图所示),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若想用基因工程并通过土壤农杆菌向某种植物中导入抗旱基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 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和用于转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 |
B.将重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中时,可以用CaCl2处理细菌以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 |
C.用含有重组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去感染正在组织培养中的植物细胞,再将被感染后的细胞培养成植株,就可能获得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 |
D.若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目的基因,则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得成功 |
下列不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
HIV病毒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以边解旋边复制方式合成DNA分子 |
B.过程③可合成出子代HIV病毒的RNA |
C.过程④中遗传信息由mRNA先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质 |
D.过程①在病毒内进行,过程②③④在人体内进行 |
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但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血清白蛋白中一定不含甲硫氨酸 |
B.转运甲硫氨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为AUG |
C.血清白蛋白在修饰和加工过程中去除了最前端的甲硫氨酸 |
D.此密码子在翻译时编码成了其他氨基酸 |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B.T2噬菌体在细菌中增殖时,只利用逆转录酶 |
C.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处理,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 |
下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部分变化示意图,关于图示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期既可发生在分裂期前期,也可发生在分裂期末期 |
B.此时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已加倍 |
C.此时期不可能发生在衰老的细胞中 |
D.此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最佳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