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电视台记者乘坐火车前往英国采访达尔文(1809—1882年),达尔文详细介绍了他撰写《物种起源》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马上制成了电影”。此片断说明
A.达尔文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
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 |
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 |
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 |
1959年文化部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这一盛况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 B.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
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 D.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
20世纪新中国取得的下列成就中,正确的排序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台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粙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④② |
C.④②①③ | D.③④①② |
“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
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
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
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 |
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人民解放军()
A.由战略防御转入反攻 | B.取得三大战役胜利 |
C.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 | D.攻占南京全国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