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姝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 B.井冈山会师 | C.第五次反围剿 | D.长征 |
下图所示纪念章和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 B.五四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共产党成立 |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 B.中华民国的成立 | C.清帝下诏退位 | D.《临时约法》颁布 |
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英雄创造历史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④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 B.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