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毛泽东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中国建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度居高不下,其原因是( )

A. 大跃进推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得到广泛认可
C. 和平与经济发展使生存环境日益改善 D. 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小农生产方式

如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

A. 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 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 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 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小平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上与日本的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材料二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 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份变化比较表

经济形态
1978年
1992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
80.8%
51.4%
集体所有制经济
19.2%
35.0%
城乡个体经济
0
7.8%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
0
5.8%

材料四 199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品种
产量
居世界名次
比1949年增长
粮食
4.42亿吨
1
3.3倍
棉花
452万吨
1
9倍

8000万吨
3
505倍

11亿吨
1
34.3倍
原油
1.42亿吨
5
1183倍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核心观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主要特点。形成这一格局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分析对外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

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③“以钢为纲,全面跃进”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④③①②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