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沿g——h穿过我国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
B.进入六月,c ——d线附近,自北向南环境特征可能是:林海雪原—沙尘肆虐—阴雨连绵
C.秋天,从e——f漫步,扭曲的胡杨林诉说着古老的文明—“塞外江南”风吹稻花香两岸—挂满枝头的苹果,又大又红
D.a——b附近,自北向南依次为:雪峰连绵,驼铃叮当—峡谷众多,水能丰富—地面崎岖,山清水秀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所谓“煤变油”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所含的碳氢化合物转化加工成为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液体燃料的煤液化技术。技术上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无论哪一类液化技术,我国都有成熟的范例。煤液化技术已被列入国家“十五”发展计划。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将“煤变油”技术列为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的原因不包括()
A.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B.我国煤炭资源较丰富
C.“煤变油”能大量节省水源,缓解水资源危机 D.我国已拥有煤变油的技术
6.我国实施“煤变油”最理想的省市区是()
A.上海市B.山西省 C.广东省 D.湖南省

2.近百年来,人类所定的铜矿石最低含铜量标准不断降低,使铜矿可采储量不断增加,这反映了()

A.自然资源综合性特征 B.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特征
C.铜矿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D.社会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1.煤矿开采活动常会造成水土流失是因为()

A.小煤矿的采煤效率太低,浪费严重    
B.为了挖煤人们采用轮荒等耕作制度
C.采矿破坏了地下含水层的正常运行
D.露天煤矿建设中,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植被

自然资源的耗竭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正在悄悄发生改变。下列属于节能生活方式的是()
①热水器改成太阳能式样的②买车要买小排量的环保型汽车
③尽量手洗衣服,不用洗衣机④要讲卫生尽量使用一次性餐盒、筷子、塑料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1)~(3)题。


人均能耗
吨油当量
能源强度
吨油当量/1000美元
电力强度
千瓦时/美元
美国
8.96
0.27
0.36
英国
4.24
0.18
0.24
法国
4.37
0.17
0.27
德国
4.29
0.16
0.23
意大利
3.50
0.17
0.23
日本
4.31
0.13
0.22

(1)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
A.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
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C.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D.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
(2)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是最高的,从生态的角度考虑()
A.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B.加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C.缓解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D.加重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3)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