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曲线 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10°N,0°) | B.(20°N,0°) |
C.(20°N,180°) | D.(10°N,180°) |
B点正北333千米处的某点,该日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是
A.3°~37° | B.3°~30° |
C.16°~37° | D.16°~42° |
图6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近年来北京城区逢雨必涝,主要原因有
①河道淤塞②排水系统不完善
③绿地遭蚕蚀④地下水位升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图5为3月1日至5月25日长江中下游平均降水量历年变化。据图文完成问题。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出长江中下游地区
A.水旱灾害总是周期性发生 | B.近十年来洪涝灾害最为频繁 |
C.2010年遭遇了60年一遇的洪灾 | D.2011年遭遇了60年一遇的旱灾 |
2010年和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期降水量出现巨大差异,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进退异常 | B.冬季风活动异常 |
C.台风影响 | 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
2010年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与1954年相比,降水量相差不多,但洪水水位和最大洪峰流量高于1954年,灾情严重。主要原因是
A.水位高是由于河床变浅、湖泊面积减小 |
B.水位高是由于河床加深、流域面积增大 |
C.洪峰量大是由于受强热带低压控制 |
D.洪峰量大是由于受三峡工程的影响 |
2011年5月,鄱阳湖、洞庭湖等“水乡泽国”呈现出渔船搁滩、湖底跑车的罕见景象。当地政府考虑到灾害的关联性,紧急部署预防
A.地质灾害 | B.洪涝灾害 | C.鼠害 | D.低温冻害 |
可能诱发地震的人为原因是
A.过度开垦土地 | B.大型水库蓄水 | C.人为环境污染 | D.破坏植被 |
2011年的强台风“梅花”被网友戏称为“梅超风”,它“忽悠”得我国从福建到东北沿海紧急转移了110万人口,最终却仅在朝鲜半岛登陆。据此完成问题。台风“梅花”的生成地分布在
A.西北大西洋海区 | B.北印度洋海区 |
C.西北太平洋海区 | D.南太平洋海区 |
根据材料判断,台风“梅花”的移动路径是从生成地
A.向偏西移动 | B.向西北移动 |
C.先向西北,再转向东北 | D.先向东北,再转向西北 |
台风“梅花”侵袭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为
A.冬春之交 | B.夏季 | C.春季 | D.冬季 |
我国沿海省区采取紧急预警措施,主要是防范台风带来的
①强风②风暴潮③暴雨洪涝④严重干旱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目前,对台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利用
A.气象卫星 | B.航天飞机 | C.探测气球 | D.人工监测 |
2012年1月底到2月初,一场罕见的寒潮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据此完成问题。形成此次灾害的近地面天气系统是
受此次寒潮影响,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水网结冰,罗马则打破了26年来的降雪记录。而在正常年份,该地区同期的气候特征应为
A.高温干燥 | B.寒冷干燥 | C.温和多雨 | D.温和少雨 |
寒潮带来的良性影响可能有
A.阻碍交通 | B.能源紧张 | C.农业受损 | D.减少病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