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此时北京时间是
A.12时 | B.0时 |
C.12时16分 | D.11时44分 |
M、N两地的经度差
A.大于10° | B.小于10° |
C.等于10° | D.可能大于10°,也有可能小于10° |
下图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l :向东倾斜 2 :向南倾斜 3 :向西倾斜 4 :向北倾斜 5 :平坦不倾斜
a :海拔 400 ——499 米 b :海拔 300——399 米
c :海拔 200——299 米 d :海拔 100——199 米 图中所示区域若有河流经过,据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C.自南向北 | D.自北向南 |
据此判断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是某国家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 20 世纪对半叶,该国东北部制造业兴旺发达,但是 20 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童倒闭,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据此回答下列各 题。图中甲城市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此时乙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20 世纪中后期,该国东北部“锈带”形成的原因是
① 环境污染严重 ② 工业结构单一 ③ 交通闭塞 ④ 劳动力不足
A.① ② | B.① ③ | C.② ④ | D.③ ④ |
下图为甲地与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一年中均有两次直射 |
B.甲、乙两地纬度相差20° |
C.M、N两日太阳直射点与甲乙两地纬度差相等 。 |
D.乙地位于南半球 |
读下面两图,回答以下两题读上面的右图,分析此时段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的河段是
A.甲附近河段 | B.乙附近河段 | C.丙附近河段 | D.丁附近河段 |
下列有关叶尼塞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右图中的某月最有可能是9月 |
B.雨水补给是该河暖(夏)季的主要来源 |
C.右图所示月份后,穿过叶尼塞河流域的0℃等温线一定北移 |
D.影响叶尼塞河水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植被和地壳运动 |
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回答下面三题。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 |
B.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 |
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 |
D.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 |
有关该地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A.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
B.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
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 |
D.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 |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 |
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D.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