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六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稀硫酸、③硫酸铜、④干冰、⑤碳酸钠、⑥石墨,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是
(2)可用作制冷剂的是
(3)可用于除去铁锈的是
(4)可作为复合肥使用的是
(5)固态时能导电的是
(6)可用于玻璃、造纸生产的是
(5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并实验】
实验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然后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反应后物质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硫酸的烧杯和镁条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将镁条浸到稀硫酸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放出气泡时,将盛有反应后物质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数据见下表:
编号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反应前/g |
118.4 |
112.6 |
反应后/g |
118.4 |
112.4 |
实验三:用细线系住铜棒中点使之平衡,然后在铜棒一端用酒精灯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棒的平衡情况是。
【分析与讨论】
(1)在这三个实验中,你认为:实验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2)另外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导致这一结论错误的原因是(只写其中一个实验的原因即可)。
【实验反思】小组成员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两个实验中,找出了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达成了以下共识: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参与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一般应使反应在中进行。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用A装置作该反应的发生装置,需在导管口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4)下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图G和上图B都可用作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G装置与B装置比较,G装置除了节约药品优点外,还有操作上的优点是。
下面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假设各反应均完全进行,部分反应条件略)。已知B、C含有相同种类的元素,C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它,D为单质,F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氧化物,反应④是检验气体G的反应。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物质A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1)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生活中用铁锅做炊具,利用铁的性,铁制品易锈蚀,其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了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
(2)已知金属M和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M + H2SO4 ="=" MSO4 + H2↑ Fe + MCl2 ="=" M + FeCl2 N + FeCl2 ="=" Fe + NCl2
判断Fe、Cu、M、N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向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将过滤得到的固体放入稀硫酸中有气体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滤液中(水除外)一定不含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
(1)实验1中,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2)实验2中(正确操作)看到的现象是。
(3)实验3中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4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
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或着火点);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