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 元素、单质、纯净物都是宏观范畴,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范畴 |
B.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都是看的见、摸的着的 |
C. | 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
D. |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反之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
饮用含甲醇的酒,可能造成失明,甚至中毒死亡。下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 | 工业酒精中往往含有甲醇,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 |
B. | |
C. | 每个甲醇分子比每个乙醇分子少一个原子团"CH 2" |
D. | 等质量的甲醇与甲烷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甲醇消耗的氧气比甲烷少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
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 |
A |
|
化合反应 |
B |
分解反应 |
|
C |
|
复分解反应 |
D |
|
置换反应 |
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①和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③中的铁钉明显生锈 |
B. | 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
C. | 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 |
D. | 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水蒸气)直接接触 |
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A. |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
B. | 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氧化铜 |
C. | 实验过程中滤渣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
D. | 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用实验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若提供的试剂只有:氯化铜溶液、氯化铝溶液、铝、铜和稀盐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
B. | 氯化铜溶液是不可或缺的试剂 |
C. | 选用两种合适的试剂即可实现实验目的 |
D. |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铜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