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A.细胞分裂 | B.细胞生长 | C.果实发育 | D.果实成熟 |
研究人员对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试判断甲、乙、丙、丁4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组生物?
核膜 |
叶绿素 |
叶绿体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
|
甲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乙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丙 |
√ |
× |
× |
√ |
× |
√ |
外层结构被破坏 |
丁 |
√ |
√ |
√ |
√ |
√ |
√ |
外层结构被破坏 |
A.乳酸菌、团藻、水稻、光合细菌 B.光合细菌、乳酸菌、水稻、团藻
C.水稻、光合细菌、乳酸菌、团藻D.团藻、水稻、乳酸菌、光合细菌
以下关于生物学现象中“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5H101O16N17S3的多肽(可考虑环状)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 |
B.光合作用合成离开卡尔文循环的6个三碳糖分子,至少需要固定6个CO2 |
C.n个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中,A的数量等于C,则该DNA分子最多有4n种 |
D.控制一百肽合成的基因中(考虑终止密码),至少含有303个嘧啶 |
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某同学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结果如下表: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100 |
结果 |
15min后仍未凝固 |
14min内全部凝固 |
1min内全部凝固 |
1min内全部凝固 |
15min后仍未凝固 |
根据以上结果,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20℃和100℃时未凝固,是因为酶被分解成了氨基酸
B.新鲜姜汁可能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
C.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可设置更多、更小的温度梯度测得最适温度
D.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为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
B.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
C.由图乙组成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元素 |
D.在发芽的小麦种子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主要是蔗糖 |
下表所示为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右下为某tRNA的结构简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的a为丙氨酸 |
B.tRNA的特殊结构使其分子内碱基间也具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
C.图中碱基U与相邻的G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而连接 |
D.上述图表中所示物质含有碱基共有5种,所含的核苷酸有8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