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A.ATP、染色质、质粒、磷脂共有的化学元素包括C、H、O、N、P
B.线粒体、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中只有酶一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
C.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假设某基因在控制合成两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数为a,则组成该基因的碱基个数至少有(6a+12)
图甲、乙表示某植物内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
B.图乙中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C.图甲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
D.图乙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①④过程都能产生[H] |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
A.在“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温度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值 |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
C.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
有人测定了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并分别与30℃时测定的数据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超过40℃时甲的氧气释放量下降 |
B.温度为55℃时乙不能积累有机物 |
C.乙比甲更耐高温,因为乙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在较高温度下才开始下降 |
D.在48℃时甲的光合速率为0,表明甲死亡 |
如图甲为在一定浓度C02缓冲液、其它最适条件下培养的植物,图乙的a、b为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量相对值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乙表示甲图中植物叶肉细胞内C3化合物的变化,则a到b可能是突然停止光照或光照减弱 |
B.若图乙表示甲图完全培养液中镁离子的浓度,由a到b的变化说明植物对镁离子的吸收相对速率小于对水分的吸收相对速率 |
C.若图乙表示甲图植物呼吸速率的变化,则可能是由遮光改为照光 |
D.若图乙表示甲图植物光合速率由a到b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C02缓冲液的浓度 |
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02和0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动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只有在8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
B.在9~16时之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02浓度不断上升 |
C.该植物体内17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 |
D.该植物从20时开始只进行无氧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