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图中"o" "●"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过程l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
B. | 过程I、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
C. | 过程Ⅲ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
D. | 该示意图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再分 |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 |
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
B. |
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 |
C. |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 |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铜丝作导线 |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C. |
天然气作燃料 |
D. |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
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 |
测定两种金属的密度 |
B. |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
C. |
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划 |
D. |
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图中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
B. |
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
C. |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
D. |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