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冬冬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小试管 A B 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 U 型管内均为品红溶液

  

(1)若试管 A 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 A 中滴入适量烧碱,则 U 型管的 a b 两端液面的变化是: b 端液面(填"升高"、"降低"、"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2)若试管 B 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盐酸,向 B 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 U 型管 a b 两端液面的变化与(1)相同,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选用A装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收集氧气可选用E装置,理由是,若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3)实验室若选用B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就开始用C装置进行收集,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4)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装置,若使用装置H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填“e”或“f”)通入。
(6)F装置可以用来收集和储备气体。当装置中收集满氧气后,如果需要排出氧气,则可使用水排法。水应从(填“b”或“c”)端通入。
(7)利用药品氯酸钾和装置A、F(装满水)、G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填a、b、c、d):a→ → →

下图是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污染日益严重,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2)A池中通过(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3)吸附池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作用是
(5)如果地震灾区大范围停水,为防止灾区疾病传染,需对临时水源的水处理后方可饮用.用下列措施净水较合理的顺序为(填序号)。
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

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失去电子后只剩一个质子,C元素的单质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
(1)A元素的名称;(2)B元素组成单质的符号
(3)n个D离子;(4)C、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1)常用的净水器的基本原理可用下图甲所示的简易净水装置表示。其中活性炭、细沙、石子的位置不能互相调换的原因是

(2)小明利用上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通过该电解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正确的结论,其中有一条与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结论相同的是
(3)上图丙是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点燃前试管口朝下的原因是。若氢气不纯,点燃气体时,会发出声;若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已知碘元素符号为I,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填写:

(1)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
(2)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你学过的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________(写出一种化学元素符号即可)。
(3)加碘盐中所指的碘是指碘酸钾(KIO3)中的碘元素,此物质中碘元素化合价为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