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
| 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 |
| 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
|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
某同学做过如下的实验:①②③④⑤⑥为六个空白琼脂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
| B.若将①和⑤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二者生长趋势相同 |
| C.由此实验可知,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并且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有关 |
| D.若将①和②均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①的胚芽鞘弯曲角度更大 |
如图甲表示赤霉素的作用机理,图乙表示几种激素对茎段生长的影响。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图甲中的a表示促进,b表示抑制 |
| B.图乙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
|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
|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
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
|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 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在10-10~10-8 mol/L之间 |
|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
| 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均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然而造成此种分布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不过科学家发现Ca2+似乎和生长素分布差异有关。如图为垂直放置的玉米芽,Ⅰ、Ⅱ中黑色小方块含Ca2+,但Ⅰ中置于伸长区,Ⅱ中置于根冠;Ⅲ中白色小方块含Ca2+抑制剂,抑制Ca2+的移动,置于根冠,实验结果如图。关于这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伸长区无法吸收Ca2+ |
| B.Ca2+的有无会造成根的弯曲 |
| C.若将Ⅲ中白色小方块置于伸长区,则预期根会弯曲 |
| D.根冠部位的Ca2+浓度差异和根的弯曲有关 |